徐匯區教育系統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實施意見
(征求意見稿)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關于重新修訂和印發<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通知》和《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的精神,圍繞“一流城區、一流教育、一流隊伍”的建設目標,進一步提高我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水平,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我區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善良的使者、摯愛的化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做一名品格優秀、業務精良、職業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應當是徐匯每一位教師的價值追求。當前,徐匯教師隊伍的總體狀況與徐匯教育發展是相適應的,但也存在著有些教師教育觀念滯后、教育方法陳舊、專業素養不夠高、創新能力不夠強等“不適應”的問題,存在著少數教師謀取私利、敷衍塞責、歧視或體罰學生等“不符合”的問題。因此,要落實“一流城區、一流教育、一流隊伍”的要求,關鍵在不斷提高教師素質,教師素質的核心在師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自身職業素質,自覺肩負起教育的使命,是徐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是建設一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師愛為魂”的高素質教師隊伍,辦人民滿意的徐匯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全面把握新形勢下我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具體要求
胡錦濤總書記要求教師要“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勇于創新、奮發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溫家寶總理希望教師要“充滿愛心,忠誠事業;努力鉆研,學為人師;以身作則,行為世范”。2008年,教育部重新修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體現了教師職業特點對師德的本質要求和時代特征。2009年,上海市又相繼出臺了《若干意見》和《關于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為此,結合徐匯教師隊伍建設的實際,就貫徹落實教育部的《規范》和市教委的《若干意見》,提出我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具體要求如下:
1、愛國守法是教師職業的基本前提
(1)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
(2)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
(3)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1)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
(2)專心從教,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
(3)不對本職工作敷衍塞責;不準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干擾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損害學生利益。
3、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的靈魂
(1)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
(2)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
(3)不準對學生進行挖苦、諷刺、辱罵等語言傷害和其他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
(1)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
(2)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充分利用學科德育因素,努力提高育德能力,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5、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1)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
(2)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
(3)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準利用課余時間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參加有償補課等活動;不準以任何方式利用職務之便接受學生、家長給予的現金、禮品、有價證券等實物消費以及旅游、娛樂等服務消費;學校、教師不準舉辦或與社會辦學機構合作舉辦向學生收費的各種培訓班、補習班、提高班等有償培訓;中共黨員教師、高級教師、區局學科帶頭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師、“駿馬獎”“耕耘獎”“育人獎”等獲得者不準到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等單位兼職兼課。
6、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1)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
(2)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應當為人師表,恪守職業道德,以自身良好的品德、言行影響和教育學生。本《實施意見》中的禁行性規定體現了對教師職業道德行為的底線要求。各單位要對有違教師形象的言行給予批評教育、及時勸誡、責令改正;對嚴重違背師德要求的教師,經批評教育不改造成惡劣影響的,績效考核結果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并與年度考核結果掛鉤,連續兩年不合格者解除聘用合同。
三、全力深化新形勢下師德建設的措施
1、制定實施細則和考核辦法
各單位要按照師德師風建設的總體要求,組織全體教職工學習《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和上級文件,聯系實際,充分討論,統一思想,形成以自覺遵守師德規范為榮,以違背師德規范為恥的共識,注重過程,人人參與,共同制定具有時代特征、徐匯特色和學校特點的師德實施細則及考核辦法。教育局將把相關法律法規及有關文件匯編成冊,作為區本師德培訓材料,人手一冊。各單位須依據實施辦法,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實施細則和考核辦法,報區教育局審核后,提交學校教代會審議通過。
2、建立師德考核評價機制
教育局將學校師德建設納入辦學績效考評和學校領導年終考評的范圍,將考評結果作為評價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和校級干部評價、評優評先、晉等晉級的重要依據。市、區文明單位要帶頭踐行本《實施意見》精神,對師德建設不力的單位,要取消市、區文明單位等評獎評優資格,追究領導責任。學校要逐步建立健全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四位一體”的師德考核評價機制,將教職工師德建設納入個人績效考核范圍,在教職工評優評先、晉級評聘等工作中對違反師德規范的必須實行“一票否決”。
3、簽訂師德建設責任書和師德承諾書
教育局根據本《實施意見》的精神,擬定師德建設責任書,并與各單位師德建設責任人簽訂責任書。教育局提出師德承諾書的基本要求,各單位根據各崗位特點制定師德承諾書,并與每一位教職工簽訂師德承諾書。師德承諾書和師德建設責任書都要公開,接受社會、家長、學生和同事的監督。黨員和骨干教師要帶頭踐行師德規范。承諾書要及時存入教職工業務檔案,一學年一承諾,一學年一考評,及時修訂。
4、形成師德建設合力
各單位要把師德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永恒主題,與時俱進,常抓不懈。師德建設要突出正面教育引導,大力弘揚本校教師的師德風范,推進校園文化建設。要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與政風行風建設相結合,與學校廉潔文化建設相結合,加強對教職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把對教職工的關愛和嚴格要求統一起來。學校應定期召開師德建設的專題分析會。要牢固樹立抓好師德建設是本職,不抓師德建設是失職,抓不好師德建設是不稱職的理念。要積極發揮工會、共青團組織在師德建設中的獨特作用。要把師德教育與育德能力培養納入區本、校本培訓課程,使之貫穿教師專業發展的全過程。
二○一○年三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