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先生:
您好!
2008年12月,似乎全球的各大報刊頭條都指向了兩張照片:一張是陰霾籠罩下的華爾街,暗示著金融危機正侵襲著世界上的各個角落。另一張是笑著招手的您,換走了布什政府,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個黑人總統(tǒng)。
若前者代表恐怖的絕望,那么后者便是無謂的希望。
同月,在書店里看見了這本書,雖無心參加政壇,也不想對政體了解多少,但興手拿起來,接著幾天就不再釋手了。從中看見的不僅僅是你對美國的看法,你的政治生涯,政治理念,還看見了精神—無謂的希望。
看完了《無謂的希望》,想起了你的競選口號:“Change We Can Believe In”,正如你在2004年7月的The Audacity of Hope中所提到的:“面對成功,我們可以選擇改變或不改變,改變我們會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不選擇則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您需要改變金融體系,改變美國的教育,外交,乃至改變整個美國,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能做到的就是改變自我。合上書,拿出手機看時間, 卻發(fā)現(xiàn)了11個未接電話。原來自己總是把手機調(diào)成靜音,未接電話是經(jīng)常的事。我看看這11個未接電話,看看那書,喃喃道:“是該改改了。”于是立即調(diào)成震動。走到桌前,望著極差的成績單,嘆了口氣。也在這時,又想起了那書,于是對自己說:“改變一個角度看看呢?”是啊,轉(zhuǎn)念一想,雖差,卻說明我還有進步的空間,只要自我改變,不就可以進步了?困難可以是困難,但困難也可以是機遇。
走出家門,不是所喜愛的萬里無云,陽光一米一米吝嗇地灑下來,但改變一下積云不也很美?被人不小心弄臟了新鞋,正欲對其痛斥,但改變一下對方或許是無意 或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反反復(fù)復(fù)多次,竟發(fā)現(xiàn)凌亂心情被理得煥然一新,生活中處處洋溢著陽光的味道。
想起了《呂氏春秋》中那則《尋表夜涉》,楚人夜攻宋國,至城下,看見河水漲高,還一個個循規(guī)蹈矩,按部就班地下河,結(jié)果攻城未果,卻被打個一敗涂地。要是改變一下,改日再攻,局勢豈不就顛倒了么?雖說逝者如斯夫,但歷史就告訴所有人:改變是多么重要,不改變會是多么可怕。
不經(jīng)意的小小改變,卻得到了如此別樣的效果。
只有改變,才能祝我們與成功之道會合。有些改變只是舉手之勞,有些改變會難如登天。您需要去完成你那無謂的希望。我們需要改變來完成自己的希望。所以就去改變我們所能改變的一切,改變出嶄新的生活,改變出不同的未來!
在此處的一切都希望你能改變現(xiàn)狀。希望你能改變世界,即使你不是超人,而且對所有人都是這樣,每個人都需要改變的力量!
此致
趙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