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很榮幸今天能站在這代表初三同學發言。在這次演講的起始,我想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一位記者,曾問一個西北貧困地區放牛的孩子:“你放牛做什么?”“掙錢。”“掙錢做什么?”“娶媳婦。”“娶媳婦做什么?”“生娃。”“生娃后再做什么?”“放牛。”
同樣是在一個貧窮的農民之家,一位父親領著兩個孩子放牛。有一天,弟弟望著天上飛過的大雁說:“我們要是像大雁那樣會飛就好了。”父親說:“只要想飛,你們就能飛上天!”兄弟倆于是都來學大雁飛,當然也都沒有飛起來。父親對他們說:“你們還小,將來經過努力,你們一定能飛起來!”后來,他們果然飛上了藍天,他們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
是什么造就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呢?我的答案是:志向!
志向,是指人們立身行事的意圖和決心。在人生漫長而錯綜復雜的道路上,志向為我們提供了成功的信標。有鴻鵠之志才有翱翔天空的可能,有成龍之愿才有漫游云間的機會。一個沒有志向的人是注定無法成功的,因為他不知道為何要去成功,更不論如何做到成功。可以說,志向是一切成功的先決條件。
在人迷惘時,志向是一盞明燈。假如你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攻堅克難的數學家,那么你便有了在數學題海中漫游的動力。假如你立志于成為一名妙筆生花的作家,那么每周的作文交流課就會成為你的舞臺。志向的價值,就在于它能把這些曾看起來有些枯燥乏味的事情變得獨特,賦予它們讓你為之奮斗的意義。
在你失敗時,志向是讓人重新振作的力量的源泉。失敗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而心中堅定志向的人就能把失敗化作前進的動力。諾貝爾年輕時立志改造成烈性炸藥,為人類造福。這是這份堅定的志向,讓他面對種種失敗乃至死亡的威脅都百折不撓,最終發明了雷管。
也許有的同學會覺得,志向這個詞對于我們初中生來說似乎有點遙不可及,它能為我們帶來些什么呢?其實志向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能令人受益匪淺。我們偉大的領袖周恩來總理在十三歲時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而正是對這一份志向的執著,成就了他偉大的一生。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最終成為的名垂千古的圣人。作為華育中學的一份子,我們都應當立志成為社會的棟梁,為祖國的建設事業添磚加瓦。我相信,只要我們能把高遠的志向一直系于心上,它就終有開花結果的那一天。
如果人生是海,那么志向就是閃耀的指明星,引領我們乘風破浪,在無際的汪洋中找到前進的方向;如果人生是山,那么志向就是頂峰的旗幟,讓我們的視線得以越過眼前的土丘,在迷霧中找到攀登的路途。祝愿同學們都能在新的一學期里心懷志向,志存高遠,再創輝煌!
初三(3)班 呂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