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我是初二(5)班的何東聞。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創新,源于生活,改變生活”。
你可能會覺得創新離你很遠,似乎非要是什么高科技的重大飛躍,科學理論的顛覆性突破,才算是創新。其實不然,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可以有創新的點子。比如說,從前,美國有個叫海曼的畫家,他畫畫不算好,畫賣不出去,生活拮據,連橡皮都要省著用。要命的是,他畫畫的時候還老是把橡皮弄丟。于是,在又一次弄掉橡皮之后,他靈機一動,把橡皮固定在了鉛筆末端。結果,這成了鉛筆的一個固定設計,流傳了下來。直到現在,同學們的自動鉛筆也大多有末端橡皮的設計。海曼呢?他拿著鉛筆公司給他的55萬美元巨款,舒舒服服地繼續作畫去了。
因此,創新并不難,創新就是在生活的不便利之處找到解決方式,并付諸實施。而所謂的科技創新,就是運用科技知識,改進生活,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那么,怎樣才能進行創新呢?
首先,你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生活中,有許許多多需要改進,需要創新的地方,只是我們早已習以為常,視而不見。當我們在雨天拎著大包小包,騰不出手撐傘時,是否有想過可以有一頂雨傘帽呢?在我們掃地時費力地將掃帚伸入家具底下時,是否有想過制作一把特殊的可彎曲掃帚呢?……這所有不順心的事情,換一個角度看,其實都是創新的空間。
光找出問題還不夠,我們要學會運用自己的知識,找出解決方案,才能進行創新。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學以致用,使你有創新的能力。學的知識越多,對問題看得也就更透徹,往往就能構想出更好的方案。
最后,便是按照方案,解決問題了。在這一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大波困難,這時就需要一份耐心與恒心,將困難們逐個擊破,創新的最大瓶頸正是在這里。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常常會發現更多的問題,這時,你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堅持下去。“行百里者半九十”,當你快要被不斷涌現的困難擊倒時,再努力一把,或許便可以迎來柳暗花明,收獲成功的喜悅,或許隨之而來的還會有名利,但那都只是副產品罷了。
日后,同學們各奔東西,但不論從事哪一個行業,都需要具備創新精神。眾所周知,砌墻是最不需要創新的體力活之一。但傅說在當泥瓦匠的時候,卻發明了兩板相夾,中間筑墻的“版筑”技術,大大降低了砌墻的工作量,更增加了墻的質量。在那個時代,這堪稱建筑科學的巨大飛躍。最終,傅說也是因為這樣的創新精神,才被推舉出來,成為了宰相。所以,“三百六十行”都需要創新,才能夠做到至臻至美,“行行出狀元”。
現在發展迅猛的人工智能,論速度,論容量,都絕非人的大腦所能企及,但是,人工智能暫時無法取代人類,就是因為它不會創新,就算是學習,也只能按照既定的代碼生硬地運行。所以,創新是人類最寶貴的,甚至是獨有的能力之一。
因此,在即將到來的科技節里,就讓我們秉持創新精神,積極參與,大開腦洞,用創新的光芒照耀校園吧!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準備的全部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