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第四屆的露天音樂節正是拉開了帷幕。同學一吃完午飯就趕到了露天音樂節的場地前,將舞臺包圍地水泄不通。大家都等待著它的開始。雖然中午的溫度有些高,但卻不及同學們的熱情,依然頂著陽光觀看表演。
不得不感慨,華育學子的多才多藝。僅僅是露天音樂節的開幕綜合場,我們就傾聽到了來自老師和同學動聽的歌聲。他們用歌聲演繹出了不同的故事。我們也聽到了悅耳的器樂合奏。他們就像一群魔術師,樂器在他們的手下,就被變出了一個個靈動的音符,組成了無比動人的旋律。我們也感受到了小提琴演奏的魅力。悠揚的琴聲柔瀉而出,如緩緩縈回的溪流,又如夢境中朦朧的輕紗。當然,也有來自我們社團活力四射的街舞。
很榮幸,作為街舞社的成員,我可以參加表演。深吸一口氣,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動作,祈禱自己不會跳錯,走上了舞臺。在舞臺上,伴隨著極富節奏感的《Monster》,我們縱情躍起,盡力的把每一個動作都演繹到完美,把老師特意強調過的點都跳出來,只為了不辜負自己那背后的付出。一曲終了,便是我們的互動環節。主持人邀請臺下的同學一起來跳鬼步舞。同學都十分積極。在同學的積極參與下我們的互動環節也順利的結束。
我們走下了舞臺,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也落了地。相視一笑,為這次成功的演出感到無比的驕傲……
回首那排練的時光,也是印證了那句“梅花香自苦寒來”。臺上那幾分鐘的順利的演出,包含了我們太多太多的付出。從一開始的生疏到最后的默契配合,到束手束腳,害怕自己跳錯,到最后的自信地跳出所有動作,無不印證我們付出的辛苦。社團成員在社團課上,在課余時間苦練舞蹈,只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奮斗。一個動作,如果總是跳不好,就會練上好幾遍。一個隊形,要是有人跑不到,便會盡力協調。一切一切的付出,皆是為了臺上那幾分鐘的演出。正是因為這些付出才有了這次精彩紛呈的舞蹈。
陳愷欣
2017年4月24日,星期一中午12點半,在陽光明媚的中午,第四屆的露天音樂節也拉開了帷幕。
隨著主持人的報幕和雷動的掌聲,合唱隊的成員在臺下觀眾的注視下走上了舞臺。顏老師也走到了臺上,鞠了一躬,轉身,開始了指揮。演奏開始了,美妙的合唱婉轉動聽,沉浸在這音樂里,我的目光被指揮的顏老師吸引過去,她全身心地投入指揮,身體略向前傾,時而緩慢優美,時而迅速有力的揮動著雙手。雖然她留給觀眾的只是背影,可她卻串通起整首曲子,是整個合唱的靈魂。隨著顏老師的手緩緩落下,第一個節目也漸漸結束了。
然后,上場的是電聲樂隊的同學,電吉他手,鼓手,電貝斯手。隨著電吉他手輕輕地撥弦,這首優美的《卡農》也開始了,聽著這首曲子,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卡農的故事,同學們也漸漸放開了身心,也輕輕地哼起了這首歌。即使是音樂結束后,同學們也覺得意猶未盡,余音繞梁。
接著就是老師的歌唱節目。一上來,勁爆的音樂瞬間引爆了全場。兩位老師動聽的歌聲和身體的律動也點燃了全場的氣氛。臺下的同學們,老師們都跟隨著音樂的節奏,或是情不自禁地擺動起身子,或是用手興奮地拍打這節奏。就連臺下有些老師也跟著音樂跳了起來。隨著歌聲的結束,臺下響起了雷動的掌聲。
接著,就是我們街舞社的舞蹈了。在觀眾熱切的目光中,我們走上臺,站定。站在臺上,我有些緊張,不過更多的是興奮。因為在練習了這么久后,終于有機會一展身手了。在臺上,我拿出了十二分的精力。認真地完成每一個動作,做好每個動作。跳舞時,我不禁有些走神,我想起了這段時間,我們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都凝聚在這短短的兩分多鐘里面了。臺下的觀眾也許只會看到結果,說句好帥,可又有多少人了解我們背后的艱苦呢。在擺完結尾動作后,我們的舞蹈也完美收官。然后是互動環節,在展示了一遍最近流行的鬼步舞后,我們邀請到幾位同學上臺和我們學習,跳這個舞步,就連主持人也跟著一起跳了起來,在這優美帥氣的鬼步舞中,我們結束了這次表演。
最后,是優美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三位同學架好小提琴后,拉起了優美的音樂,隨后兩位舞蹈演員也開始了古典舞的表演,隨著這音樂,我們好似真的看到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看著他們兩人之間發生的故事。最后,在優美的音樂與舞蹈中,這個節目也慢慢結束了。
第四屆露天音樂節的開幕式也拉上了帷幕。露天音樂節也暫時告一段落。相信之后的節目,會更加精彩。
18屆4班 何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