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市召開,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為了響應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2018年11月16日,徐匯區中學生人工智能微論壇暨人工智能科創聯盟成立儀式在上海市民辦華育中學隆重召開。
出席本次微論壇的嘉賓包括上海市人工智能學會秘書長、同濟大學博導汪鐳教授,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錢海紅書記,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張威副院長,復旦大學數字醫學中心王滿寧副主任,復旦大學團委副書記王睿老師。華育中學李英校長,副校長杜小東老師,學生處主任何婉青老師以及華育中學2021屆和2022屆全體師生參與本次盛會,同時來自《文匯報》、《解放日報》和上海教育電視臺等媒體記者也來到論壇現場。
首先,同濟大學汪鐳教授為與會人員帶來題為《現代智能社會的特征隨想》的主旨演講。汪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在世界范圍內已經得到了廣泛運用,但是智能化提升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性的降低,因此必須對各級信息進行人文思考,必須以人文之“工”開辟智能化信息社會的下一個春天。
隨后,復旦大學數字醫學中心王滿寧教授邀請華育學生體驗了AR技術和VR技術等智能技術在現代醫學中的運用,通過體驗學生們切實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發展與創新。
之后,華育中學的史衛進老師給大家帶來題為《人工智能在華育》的分享。史老師說,科技的發展和人才的競爭關系國家發展大業,因此我校開設人工智能課程,就是為了培養一批有家國情懷、有國際視野的優質人才;中學生必須思考國家發展、時代發展的需要,必須關注新興發展。因此史老師也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人工智能課程,感受科技創新。
接下來,華育中學智能時代小隊上臺,講述了他們與人工智能的故事。21屆7班的史庭軒同學分享了他參與科技創新的快樂,呂卓萱同學則介紹了智能小隊《加強徐匯區中學生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設方案》。在此基礎上,21屆5班的汪子斐同學發出了《徐匯區中學生人工智能科創聯盟倡議》,倡議中學生參與、推進、傳播人工智能,放眼世界,展望未來。華育中學杜小東副校長和復旦大學團委副書記王睿老師共同為徐匯區中學生人工智能科創聯盟揭牌,何婉青老師則攜手智能小隊成員共同開啟徐匯區中學生人工智能聯盟微信公眾賬號“智能XH”,為中學生人工智能的發展創設公共平臺。
活動的最后,華育中學李英校長與復旦大學錢海紅書記、張威副院長簽署了共建人工智能教育實踐基地的協議,為華育中學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創造更好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