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中小學德育研究協會、上海市校外教育協會指導下,在各區教育局、德育研究室、青少年活動中心大力支持下,在各學校大力組織推動下,“燃燒吧少年——第四屆校園原創微視頻(FILM)網絡展評活動” 于近日順利落下帷幕。2024年3月31日,其頒獎典禮在上海市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成功舉辦。上海市民辦華育中學創作團隊的參賽作品在此次比賽中斬獲多項大獎,獎項數目為全市最多。
本次活動,以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提出的“努力把青少年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從五千年中華傳統中汲取優秀文化, 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精神為指引, 以尋找“新時代好少年”為抓手,用鏡頭捕捉后疫情時代青少年 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發掘積極、樂觀、向上的健康陽光少年, 燃燒正能量,傳遞新精神。以視頻記錄的實踐案例為樣本,在大數據分析中推動學校、社會共同探討“四信”培育的多維路徑與方式, 用鏡頭語言展示“四個自信”的魅力,以活動促進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和健全人格的培育。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活動以“燃燒吧少年”為主題,歷時八個月,吸引了全市16個區1000多所學校上萬余名師生直接參與,間接參與人數逾十萬。活動組委會收到來自各區入圍作品387部,綜合專家評審、網絡展評投票,最終103部作品獲得最佳影片獎、最佳指導獎、優秀影片獎等獎項,其中初中組最佳影片13部。網絡投票3,650,098票,累計訪問 21,593,138 次,活動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上海市民辦華育中學積極參與,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在五位主創人員24屆5班洪巖、24屆8班周小然、22屆2班劉瑞霖、24屆5班鄭陳睿、24屆5班傅晗雅和十幾位師生代表參演、四位同學主演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獲得“最佳影片獎”、“最佳指導獎”、“優秀組織獎”和“網絡人氣獎”共4個獎項,為全市獲獎最多學校。
華育中學在此次比賽中脫穎而出,得益于學校在數字時代對于媒體領域建設的重視。學校激勵學生發展個性特長,汪晨老師對于學生的全方面指導,荊小凈老師對于學生成功參賽的支持,唐軼副校長組織各項活動對于學生制作微視頻的啟發,李英校長和黃立勛書記對學校電視臺的殷切關懷與鼎立支持。此外,華育中學能在比賽中斬獲佳績,得益于全社會對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媒體事業良好風氣的建設,得益于華育學子團結合作、務實創新、刻苦努力。這份榮譽的獲得不僅是對華育中學電視臺華育之星影視傳媒卓越建設的肯定,也是對同學們在青春年華追逐夢想而奮斗的最好回報。此微視頻作品弘揚了新時代好少年“眼里有光,心中有愛,肩上有責”的時代精神,反映了華育中學優秀的德育教育,體現了華育學子出色的道德情操。
◆ 獲獎感言 ◆
得知自己獲獎后,心中感慨萬千,非常感謝學校的栽培,電視臺的陪伴,以及我們這個集體的互幫互助,才造就了今日的成果。學校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我們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思路,在露天音樂節中,觀賞到了電音樂隊的表演,倍受感染,從中受啟發,便以樂隊逐夢為背景,展開了一個團隊互幫互助,為夢想而奮斗的青春故事。而且學校的拍攝設備非常齊全,我們也使用無人機拍攝,我們的各種想法學校都能滿足,這無疑對作品更好的呈現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電視臺學習三年,我也深感榮幸。從一開始的學習拍攝,到學習剪輯,最終也能獨當一面擔任導演,這些都離不開汪晨老師的教導與陪伴,他教我們寫劇本,設置情節沖突和矛盾,一次次地為我們審稿,每一個細小的點他都不放過,各方面嚴格要求。電視臺的同學們也一直陪伴著對方,共同進步,在影片制作過程中,我們有優秀的前期、高效的后期和有組織能力的導演,大家組建成了一個小組,為自己的電影夢而努力著,我想我們團結一致的精神和電影中的主角們一樣,不畏艱險,勇敢追夢,我十分感慨自己能在電視臺學習,也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學弟學妹能繼續追逐夢想,互幫互助,把電視臺建設的更好。最終,還是要感謝我們這個團隊(導演:24屆5班洪巖;前期拍攝:22屆2班劉瑞霖、24屆8班周小然 24屆5班傅晗雅;后期剪輯:24屆8班周小然、24屆5班洪巖;藝術指導:24屆5班鄭陳睿;主演:吳蕓老師、24屆1班錢林浩、24屆2班林子竣、24屆5班洪巖、24屆6班謝凱霖)以及汪晨老師和學校各位領導、老師的栽培!
——24 屆5班洪巖
相信此次華育學子的成功,也將激起我校學生對傳媒領域更大的興趣和熱情,華育中學電視臺華育之星影視傳媒也將會取得更加卓越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