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哈利波特的隱身衣
講座老師:上海中學物理學博士 楊炯
講座時間:2012年2月15日下午1:00 - 2:00
講座地點:華育中學第一報告廳
【講座內容簡介】
首先講了一些物理知識。如光速是3×108米/秒,而可見光的波長的范圍是30nm~740nm,1nm=10ˉ9m。介紹物理學光學中的光的折射、反射定律等。接著,舉了幾個“想法改變命運” 的例子。如1669年德國的Henning Brand從軍隊軍人的50桶經過蒸餾、發酵的尿液排泄物中提取除了磷,獲得了比金子還貴重的磷元素。
接著,步入主題,開始介紹了隱身衣。《哈里•波特》中的死亡圣器有3件,一件是長老的手掌,一件是復活石,還有一件是隱身衣。2003年,日本科學小組造出了一件隱身衣。講解隱身衣的原理,并做了有趣的而又神奇的試驗。在講臺上放了三個燒杯,其中的兩個是空的,一大一小,還有一個燒杯里裝滿了油,比其他兩個燒杯都大。把小燒杯放入了大燒杯里,將油倒滿這兩個燒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小燒杯在大家的視線中消失了。原來,如果物體的折射率非常接近物體,人們就會感覺不到這個物體的存在了。光學偽裝——這就是隱身衣的原理。最后,介紹了什么是隱身 ——人之所以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阻擋了光波通過。如果有一種材料敷在物體表面,能引著被物體阻擋的光波“繞著走”,那么光纖就似乎沒有受到任何阻擋。在觀察者看來,物體就似乎變得不存在了,也就實現了視覺隱身。觀看有關光學變換、光學偽裝的視頻。
【聽后感】
這個星期三,去聽《哈利波特的隱身衣》的講座,令我感觸深刻。老師先講授了解決問題需要好的想法,也就是猜想日本已經有“隱身衣”了,但那只是偽裝而已,只把身后的影像投影到人身上罷了。隱身衣可能問世,但材料的挑選很難,要讓外面的人看不見自己,而自己又能看見外面的人是很難做到的。課上,老師也請同學做了實驗,把小燒杯放入大燒杯中,再在里面放油,小燒杯竟奇跡般的消失不見了。人人可能都想要像哈里波特一樣的隱身衣,這就需要靠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研究。(15屆 呂雋)
這個周三,我去聽了楊老師的講座,名叫“哈利波特的隱身衣”。楊老師的語言十分幽默,很快就吸引了我。楊老師先讓我們看了一段視頻,介紹了日本研究出的一款隱身衣,并告訴了我們其中的奧秘——這件衣服相當于一個顯示器,將后面的景物反映在了衣服上。接著,楊老師做了一個實驗,他將一個小玻璃杯放入一個大玻璃杯中,再將兩個杯子里都倒滿了油,并讓我們上臺進行觀察,但里面的那個小杯子卻一點都看不見,這讓我很驚訝。這時,楊老老師告訴了我們道理——玻璃杯和油對光的折射率很接近,所以玻璃杯就像穿上了一件隱身衣。接著,老師又告訴了我們制造隱形飛機的原理:在飛機上涂一種特殊的材料,這樣雷達發出的雷達波碰到機身后不會反彈,而是向四周發射,所以雷達無法發現隱形飛機。這次的講座十分有趣,而且我還懂得了許多知識,十分有意義。(15屆 劉羿鵬)
今年3月7日,我聽了一次對于我個人而言十分感興趣的講座——哈利波特的隱身衣。在物理意義上講, 這并不是不可能實現的。當然,除了隱身衣,我感興趣的和“隱形”沾邊的詞還有“隱形飛機”等。我也很喜歡,雖然有些部分我沒有聽懂,但我想,到了以后,應該就能理解其中的含義了。總之,這次的講座,我很喜歡。(15屆 楊睿韜)
這次我去聽了《哈利波特的隱身衣》的講座從中了解了不少關于物理的知識。比如光速是299792458米每秒,當然“隱身”的關鍵是可見光波長度,哈,是380mm-780mm。根據斯耐兒法規的原理公式,從而得到 ,當然這些都源自于Idea主意。首先講個故事吧,關于享尼•布蘭德的故事,他認為人尿的顏色和黃金差不多,因此就收集350大桶!可是事情不那么順利,他一氣之下用了加熱冰凍等很多方法,在人尿蒸餾和干餾物中制得白磷。(白磷:在空氣中可燃燒的物質)當時白磷可是比黃金還要貴呢!這回,他真的發財了!許多科學家的成功就都是源自Idea 如 Lous-de-Broglie因發現了電子波動性以及他對量子理論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最新發明Gaphene電子運動速度達到光速1/300,強度最高,比鉆石還堅硬。這項研究由Ardre Geim發現。可見一個想法是多么重要!(15屆)
當我參加完了這一次的“哈利波特的隱身衣”的講座,我的感受只有一個,那就是——太不可思議了。首先一個開始,講座老師給我們講了幾個關于化學的知識,并且還一同給我看了幾個關于光的折射的公式,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是怎樣隱身的。其中最有趣,最好玩的是講座老師給我們做的一個“隱身”的實驗,就是一個大的透明的玻璃杯子中,放進去一個小一點的透明的玻璃杯,往大的玻璃杯中渡江了像油一樣的黃色溶液,從遠處看,仿佛小的玻璃杯已經“隱身”了,只能看出來小的玻璃杯的輪廓,我覺得那太神奇了。人類實在是太奇妙了,他們可以巧妙地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使物品仿佛消失了。(15屆 宋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