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十六屆中學生作文競賽 初三 一等獎 獲得者
在決賽結束回家的路上,媽媽眉飛色舞地說她早就料到我肯定沒問題,這一切都是厚積薄發云云。我不敢像她那樣胡說,技巧還是要練的,中心還是要有的,結構還是要架起來的,好比一個畫家想要創作,就必須打好基本功。但是,很多人以為只要內容充實、立意高、結構工整、語言較為流暢就能稱得上是好作文,在考場上,的確如此。然而符合要求卻被這些條條框框框死的作文可以說是好作文,但不能說是打動人心的作文。在這些條件下,擁有新穎深刻的思想與見解才是將一篇文章寫得出彩的關鍵。
那么怎樣才能有這樣的思想見解呢?我覺得有兩點。
一是靠平時的積累。捫心自問幾句吧:隨筆是發自內心地寫的嗎?語文課上的課文有認真感悟過嗎?一年能至少看十本書嗎?作文的靈感向來都是從生活中來,從書中來。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隨筆是不限制題目的。那就不要應付了事了,什么都可以寫:深愛的人、生活的感悟、美好的回憶甚至是不成熟的胡思亂想,凡是觸動心弦的事都是值得記錄的事。除此之外還要多閱讀,“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們可以把讀書當成一種興趣,一種緩解學業壓力的方式。書中文字常常引人深思,讓我們思考這個世界如何運轉,也在無形中加強了駕馭文字的能力。而且,閱讀不光光對寫作有益,對養成世界觀、人生觀也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同時,書中的情節也能成為作文中的內容,作者的話語也能拿來當作文章的點綴。這樣一來,作文就更有文化底蘊了。
第二點要做到,有點難。作文不過是寫自己的內心嘛,一個對生活充滿憧憬的人,寫出來的文章也必定是教人抱著愛和希望的。因此可以說作文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是怎樣的人。寫作文時的心境、情緒、甚至是自身的性格特點都會融進文字里去。有些作文看上去符合了考場上的要求,但讀來假大空,矯情又沒意思;有些作文語言樸實,講的事情也很簡單,但就是不經意間在心上泛起了漣漪。說這是擁有美好心靈太空泛了,不如說用我手寫我心,做一個多愁善感而善良的人吧。若對每一件事都溫柔相待,又有什么是不美的,是不值得寫的呢?又有什么感情需要套上立意很高的帽子被編造出來呢?至少我覺得自然感情的流露比編出來的假的“高尚情操”要真實得多、美得多。
只言片語道不清如何寫作,其實我也不過是一個在路上的修行者而已。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要寫好作文就先要做一個“有想法”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然后敞開心扉地揮毫吧,文字自然會從筆尖下流淌出來。套用一句話“follow your heart”,作文寫的,就是你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