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無云,千里寄情
16屆5班 丁佳薏
有成群結隊的同學結伴從樓梯上走下來,每個人手中都提著幾個大大的袋子,里面裝著溫暖的冬大衣,這是他們給西藏寒冷的孩子們送去的冬日暖陽;哦,還有手中捧著一疊疊的書的同學,小心翼翼地把它們一打一打地捆好,這是他們給遠方渴望知識的伙伴們最珍貴的禮物······周一的午后,室外陰雨蒙蒙,華育中學一樓的大廳卻氤氳著溫暖的氣息。前不久,我校進行了以援助西藏為主題的講座,同學們漸漸了解到了西藏孩子們貧困的生活條件,和他們的勤奮、樂觀、善良的精神。各個年級的同學匯集在這里,向西藏的伙伴們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而我也參與到了走廊里的“畫長卷”活動中。
瞧,走廊里熙熙攘攘地聚集著大群同學,他們有的彎著腰,有的蹲在地上,周圍放著色彩斑斕的彩筆、顏料和調色盤,長長的畫布從走廊的這一頭漫漫地延伸到那一頭,原來他們正用自己的雙手,用畫筆描繪出一份愛的畫卷!這幅畫卷將會寄往西藏,寄給那些離我們很遠很遠的、高原上的伙伴。畫卷上有緊緊相握的手,有上海的東方明珠,也有西藏的美麗雪山和白云,它們連綿在了一起,還有一張張西藏孩子神采飛揚的面孔和陽光般燦爛的笑容。許多溫暖人心的句子串在一起,直抵人心中的那塊最溫情、最柔軟的地方,這些標語凝結著我校同學對西藏伙伴們滿滿的愛心!
在繪制畫卷的過程中同學們都全神貫注,樂在其中。有的悶頭涂顏料,有的討論著內容和排版,也有如我一樣,只是在一旁遞幾只彩筆、換一換顏料桶里面的水。而這樣微小的工作在我眼中也是極有意義的,因為愛心,不分大小。
在這次畫長卷活動中我們收獲了很多。最重要的是,給西藏伙伴們的愛心并非一種施舍,而是我們用努力和汗水畫下的祝福。
終于在日落時分完成了這幅美麗的畫卷。上海和西藏同在一片藍天下,愿西藏孩子們的天空就如那畫卷上潔白的雪山,萬里無云!
漢藏一家親
16屆4班 宋笑晗
我國有56個少數民族,各民族融洽相處,親如一家。但由于種種原因,各民族發展并不平衡。為了幫助少數民族更好地發展,近年來,陸續有很多人去少數民族聚居區義務服務。為了更好地幫助我們華育同學了解社會,了解藏族同齡人的生活和學習,近日,學校邀請了南洋模范中學援藏干部陳鳳廣老師來我校做題為“生命的奇跡”的報告。
陳老師向我們介紹了他支教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并向我們展示了很多圖片。從中我看到:藏族兒童的求學條件比我們艱苦得多:他們上學時沒有私家車接送,甚至連自行車也很少,他們絕大多數都是靠自己的雙腿,跋涉十幾公里走到學校的;他們沒有窗明幾凈的教室,甚至有的地方連電都沒有,因而天黑時,他們只能在手電筒和蠟燭的微弱光影下刻苦讀書。而他們的生活條件也比我們差了很多:他們每天吃的就是米飯、土豆和蘿卜,一年到頭難得見到葷腥。相比他們,我們的教室寬敞明亮,我們更有電腦室、投影儀等現代化多媒體設備;我們的餐桌魚蝦肉頓頓有,四菜一湯樣樣全,條件比他們要好得多,可是我們刻苦學習的勁頭卻沒有他們足,吃飯時一些同學挑食,這不吃那不吃,有浪費現象。聽了陳老師的介紹,我感覺心靈受到了震撼,體味到我們更應該珍惜我們擁有的幸福,同時應該像陳老師一樣盡己所能幫助藏族兒童實現夢想。
漢藏一家親,讓我華育學子攜起手來,珍惜擁有,幫助他人。
援助西藏系列活動
———寄那些遠在西藏的孩子們
17屆2班 郭駿宇
就在這個禮拜里,華育中學在校內舉辦了一系列的援助西藏貧困山區學校的活動。各個年級的同學也都去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捐出自己的生活用品,去援助遠在他鄉的孩子們。而我,也參與在了其中。每個班級都會有幾個同學去負責給山區的孩子們寫信并且還會有人去畫關于“我和西藏心連心”為主題的長卷。
這一切還得從上禮拜五說起。在上禮拜五,一位去援助西藏的老師在午飯過后像我們講述他在援助的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對于他講話的內容,我可能有些都忘了。但是有一些我卻依然還是難以忘懷。在他的話中,無時無刻的會提到關于西藏孩子們的淳樸與善良。面對惡劣的天氣與艱苦的生活環境,他們也依然頑強的挺了下來。
對我們來說,消防演習可能是再也尋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在西藏,那兒的校長卻擔心學校會因消防演習而會地基不穩。在當時我做出的第一個反應便是:他們得在那兒過的該有多么艱難啊!除此以外,他們每天學校里供應的午餐,也許一碗野菜里也就只有這么一小塊肉。在當時,老師便問一位同學。
老師: 如果你一次沒有拿到那塊珍貴的肉,你會感到灰心嗎?(因為他們那兒都是由桌長來去分發菜的。)
學生: 不會,大不了下次再拿唄!(此時還露出了頑皮的笑容)
聽到這里我就不由的為他們而感到心酸。在接下來的活動里,各位同學們也都積極參與,獻出了每一個人的力量。
驀然回首,在涂滿了顏料的長卷上的西藏孩子們,似乎在微笑的看著我們。
藏漢一家親
17屆4班 林俊昊
碧藍的天空,皚皚的白雪,還有那望也望不到邊的草原……沒錯,那里就是西藏。
一般人對西藏的印象,莫過于新鮮的空氣,嫩綠的青草,還有成群的馬兒、羊兒,一副既和諧而動人的畫面。相信許多人一定認為那兒是一片世外桃源,向往著去那兒旅游、生活。
在沒有聽援藏的陳老師的講座前,我也是這么想的。
第二周周五,我們全校同學都聽了去西藏支教的陳老師的講座。在講座中,我們全體師生都從生動的照片中目睹了西藏孩子們的生活。他們的條件很艱苦:廁所是旱廁;早飯吃的是青稞;晚上冒著寒風在路燈下讀書學習……看著這一切,我們心里都泛著陣陣酸意,很同情他們,很想幫助他們。于是,我們就各自寫了一封信給他們。一張薄薄的信紙,承載著我們對遠方未曾見面的西藏孩子們最親切的問候,當我們把信紙塞進信封時,覺得這一張紙格外沉重。
我們的活動還沒有結束,第三周周一,我們每個班級選出了繪畫能手,到一樓大廳繪制關于“藏漢一家親”的長卷。
當天晚上,我就看到了一張張畫卷,優美的筆觸表現出了同學們真誠的心意。
我們班的畫卷十分新穎,構思也很巧妙。一個穿漢族衣服的孩子和一個穿西藏衣服的孩子手拉著手走在一起,體現出了“藏漢一家親”的特點,表現出了我們愿意和藏族小朋友一起快樂成長的心愿。兩人身后是兩只大手,擺成了一個愛心的形狀。愛心用鮮亮的紅色涂滿,顯得十分溫暖.
長長的畫卷,濃濃的情意。讓我們在藍天下高呼,藏漢一家親!
“藏漢一家親”畫卷報道
17屆7班 朱岑浩
上星期五,我校開展了主題為“生命的奇跡”的講座,主講的是一位赴西藏支教的南洋模范老師,他以生動的講解和圖片向我們介紹了西藏地區孩子艱苦的條件和環境,使我們開始關注身處祖國西南邊陲的這些同齡孩子們。
星期一,全校展開畫長卷--藏漢一家親的活動,每班派出幾位繪畫高手,有水粉顏料勾繪出藏漢一家親的美好祝愿。他們犧牲了自己每節課的課余時間,全神貫注地跪在地上,一筆一畫地創作。
同學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全校幾十幅圖畫,沒有一幅基調是相同的,都從不同的角度體現出“藏漢一家親”的主題,而且繪畫技術也是一流的,幾乎看不出任何瑕疵,這都是齊心協力的結果。
有一幅畫畫上了一位藏族小朋友和一位漢族小朋友,他們兩人都背著書包,與對方進行了友好的握手;還有一幅畫一邊畫著華育中學及華育校徽,另一邊畫的一座小山丘,上面矗立著十幾棟別具藏區特色的房屋,中間畫著一顆很大的愛心,象征著漢藏人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相處和諧融洽。
此外,還有許許多多幅畫,展示在B區大廳,表現出了我們華育學生、上海學生對于西藏同齡孩子急切的關注以及無盡的關懷,象征著藏族同胞與漢族之間密切、友好的交往,同為中華兒女的歷史淵源。雖然地理上相距甚遠,但漢族人民與藏族同胞的心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
藏漢一家親
——記畫長卷活動
17屆8班 崔雪
2月21日,南洋模范中學援藏干部陳鳳廣老師在我校進行了一場講座。陳老師來到這里,為的是發動我們為西藏的貧窮孩子們捐錢捐物,還希望每班能為他們畫一幅名為“藏漢一家親”的畫,拼成一張長卷。
畫長卷活動在24日進行,我們班派了包括我在內的6位同學參加。中午12點35分,我們便來到了畫長卷處。只見長卷在地上鋪展開來,幾乎占據了整個走廊。我們來到了自己班級的畫的位置,準備開始大展身手。
“我們畫什么呢?”我問身旁的好友小邢,只聽她不假思索地說:“既然是‘藏漢一家親’,當然畫中要有這五個字咯!”她又問我們:“你們誰學過書法?”我想了想,說:“我以前在課外班上學過半個學期的書法,我來寫吧!”有了這個良好的開頭,大家的思路也打開了,紛紛提出意見:“要不我們畫藍天白云,象征著西藏的美麗風景吧!”“我們畫上的顏色應該豐富一點!”“我要用粉紅色畫一個大大的愛心!”經過一番討論后,我們決定:在上方畫藍天白云;在中央寫上“藏漢一家親”;在下方畫上兩棵青蔥綠樹與一個大愛心。
決定好了,說干就干。我們迅速分工,開始忙碌了起來。在繪畫過程中,大家都很認真,并無嬉笑打鬧,只能聽見畫筆沙沙的聲音和偶爾冒出的詢問聲。我跪在畫布上,手握一支畫筆,眉頭微蹙地畫著,時不時地往調色盤上擠一些顏料;小邢頗有專業風范地揮毫潑墨,姿勢十分瀟灑;小竺盡管拿筆的姿勢不對,手也有些發抖,但還是認真地涂著色;小施之前學過畫畫,忙得一絲不茍。而兩位男生,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為我們倒水,遞顏料。我們彼此幫助,默契配合,效率很高。
很快,一張精美的畫就已成雛形,盡管技藝有些生澀,從遠處看還是有著不錯的效果。我們彼此相望,都從對方的眼里看出了滿意的神色。時間很快到了,我們的畫也如期完成了。藍藍的天空,青青的綠地,一想到這幅畫將帶著我們班全體同學的愛心,傳遞到西藏小朋友的手里,我們都有種幸福感。
當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中,西藏的孩子們收到了我們的充滿愛的畫,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容……
漢藏一家親
——援藏活動報道
17屆3班 楊范馨兒
這幾天,學校組織開展了援藏系列活動,同學們都積極主動地參加這次活動,也讓我感觸良多。
前幾周的班會課上,一位從西藏支教回來的老師向大家詳細介紹了西藏的情況。以前,在我的心目中,西藏一直都是美麗和神秘的代名詞:藍天白云,一望無際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美麗圣潔的布達拉宮和飄揚的五彩經幡,是我向往的圣地。雖然之前也曾了解到西藏貧困地區的人們生活十分艱苦,但當老師繪聲繪色地向我們講述西藏山區學校里孩子們艱難的處境時,我還是被嚇了一跳。強烈的紫外線、高原反應,缺水缺電,由于學校資金不足,孩子們一年到頭吃的只有一些稀粥和清湯,他們只能在雪水里洗衣服,哪怕雙手被凍得通紅!在這樣的環境中,這些孩子們依然勤奮而又堅強樂觀。這深深地感動了大家,很多女同學已經泣不成聲。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中,是他們的不幸,亦或者,生活在這樣優越的環境中,是我們的幸運。因此,我們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能將它視為理所當然。
接下來,學校舉辦了畫長卷和捐贈活動。在畫長卷活動中,同學們積極踴躍地報名參加。在那一幅幅的畫中,飽含著同學們濃濃的祝福。同學們用畫筆為他們畫出了一道希望的彩虹,用顏料為他們的生活添上一筆亮麗的色彩!而在捐贈活動中,同學們向大家展現了自己的愛心。一到時間,大家都紛紛趕了過來,在捐贈點前面排起了長龍,將自己手中那一份沉甸甸的愛心鄭重地交給老師,仿佛自己手中的不是簡單的捐贈物品,而是西藏孩子們的期盼。
雖然援藏系列活動已接近尾聲,但我相信,有了同學們的這一份愛心,西藏孩子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